站点介绍
站在休斯顿火箭训练馆的硬木地板上,球队总经理拉斐尔·斯通注视着场上那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——卡姆·惠特莫尔,被中国球迷亲切称为“白魔”的这位19岁新秀,正以一次又一次暴扣和精准三分点燃着训练场的气氛,斯通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同于以往的光芒,他刚刚向媒体发表了一番震撼宣言:“我们不再是一支发育型球队了。”
这番话在休斯顿篮球圈引发了巨大回响,标志着火箭队正式告别了长达三年的重建期,踏入了竞争的新纪元。
回顾火箭过去三年的历程,是一段典型的“发育型球队”成长史,自2020年哈登时代结束后,火箭队通过选秀积累了杰伦·格林、申京、贾巴里·史密斯和塔里·伊森等年轻天才,目的明确:培养新人,积累天赋,等待崛起时机。
“重建初期,我们必须接受成为发育型球队的现实,”斯通坦言,“但如今,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天赋和深度,是时候转变思维了,我们的目标不再是单纯培养年轻人,而是要赢球,要竞争。”
这种转变在上赛季末已经显现迹象,火箭队在赛季后半程打出了令人惊艳的表现,胜率接近50%,击败过多支季后赛球队,年轻核心的快速成长和乌度卡教练体系的建立,让管理层看到了提前结束重建的可能性。
在这场转型中,卡姆·惠特莫尔成为了关键一环,这位在第20顺位被选中的新秀,上赛季场均仅用18.6分钟就能贡献12.1分和3.7个篮板,效率之高令人咋舌,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以36.8%的三分命中率场均投进1.8个三分,展现出了现代篮球最渴望的空间型侧翼潜力。
“卡姆有着非凡的身体素质和篮球直觉,”斯通评价道,“他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让人印象深刻,我们想让他好好成长,但不是像过去那样放任自流地发展,而是在赢球的环境中,在高强度竞争中成长。”
火箭队今年夏天的操作也印证了这一思路,他们不再囤积选秀权,反而引进了经验丰富的老将,如弗雷德·范弗利特和狄龙·布鲁克斯,为年轻核心提供指导和赢球文化。
对于火箭队来说,告别“发育型球队”标签并不意味着忽视年轻球员的成长,相反,管理层认为,在竞争环境中成长远比在输球文化中发展更为健康有效。
“当你每晚都要为胜利而战,当你每个回合都要对队友负责,这种压力下的成长是无可替代的,”斯通解释道,“我们仍然会全力培养年轻球员,只是现在的环境完全不同了。”
火箭教练组已经为惠特莫尔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,除了继续发挥他的得分爆发力和防守潜力外,还将重点培养他的playmaking能力和决策水平,在范弗利特等老将的带领下,惠特莫尔有望避免许多年轻球员常见的坏习惯。
“我希望卡姆能够理解,伟大球员不仅仅能得分,还能让队友变得更好,”斯通表示,“他有潜力成为特别的那一个,我们需要耐心但也要有紧迫感。”
分析人士认为,火箭队告别“发育型球队”的宣言并非空话,西部联盟虽然竞争激烈,但火箭年轻核心的成长和老将的加入,确实让球队具备了竞争季后赛席位的能力。
“火箭拥有年轻球队最珍贵的资产——运动能力和深度,”NBA分析师马克·琼斯指出,“如果申京和格林继续进步,加上惠特莫尔带来的冲击力,他们完全可能成为西部的搅局者。”
挑战依然存在,西部强队如林,从卫冕冠军掘金到拥有杜兰特的太阳,从老牌劲旅湖人到新生代王者灰熊,每场胜利都需要全力争取,对火箭年轻人来说,如何保持稳定性将是关键考验。
斯通强调,火箭队的转型不是二选一的命题——不是完全放弃培养年轻人而只追求即时战绩,而是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。
“这就像走钢丝,”斯通比喻道,“一方面我们要给年轻人成长的空间和时间,另一方面又要建立赢球文化和 accountability,这不是最容易的路径,但我们相信这是打造长久竞争力的唯一方式。”
对于惠特莫尔 specifically,斯通表示球队会有耐心但也会有要求:“卡姆才19岁,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我们会允许他犯错,但不会容忍重复的错误,我们希望他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都能影响比赛,成为球队未来的支柱之一。”
从发育型球队到竞争者,火箭队的转型体现了现代NBA球队建设的新思路:重建不必漫长无比,培养年轻人和追求胜利可以同步进行。
随着训练营的开启,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惠特莫尔和火箭年轻核心身上,他们能否兑现天赋,能否证明球队已经真正告别“发育型球队”的阶段,将在新赛季见分晓。
对于休斯顿火箭来说,未来已来,不再是明天,不再是某一天,而是现在。
评论列表 (0条)